夏季热应激的应对措施
发布者:shenniu 发布时间:2020/6/9 阅读:620 次
 

 

    热应激是指鸡群受到热应激源强烈刺激后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疾病。蛋鸡热应激多发于气温超过32℃,通风条件不良,卫生较差的鸡舍。热应激的严重程度随舍温的增加而加大,当舍温超过39℃时,就可以导致蛋鸡热应激而大批死亡,在蛋鸡的产蛋鸡群中这种情况极易发生。

    一、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

  1.1 热应激抑制蛋鸡的采食量

  据资料显示,温度在18~21℃时,温度每上升1℃,生长鸡和产蛋鸡的采食量下降1.6%~1.8%,鸡此时对温度变化能够适应。适应后,环境温度对鸡的采食量大大减小,但当温度过高,由26℃升高到29℃时,蛋鸡采食量下降较小,温度如果升高到32℃以上,采食量明显下降甚至不食。

  1.2 热应激对蛋鸡消化率的影响

  高温抑制蛋鸡肌胃、腺胃、小肠、大肠内消化酶的活性,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。34.7℃可使蛋鸡食糜中总蛋白水解酶活性、脂肪酶活性、淀粉酶活性分别降低27.05%、32.80% 和29.32%,由于酶的活性降低,致使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,促使鸡的采食量下降,最终导致整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总消化率和吸收率都下降。

  1.3 热应激对产蛋率和蛋重的影响

  热应激时血液流向生殖系统的量减少,而且由于采食量降低,而使蛋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,影响鸡的产蛋率。在25~30℃之间,温度每升高1℃,产蛋率下降1.5%,蛋重减轻0.3g/枚;30℃以上,产蛋率明显下降;32℃时的产蛋率较21℃时下降7.4%,蛋重减轻5.7%,蛋壳厚度下降11%。

  二、热应激的应对措施

  2.1 合理建舍

  针对高温对鸡群的危害,对于鸡舍的修建应当合理、妥当。鸡舍的选址应该选择地势高干燥,距地下水位2m 以上,通风效果良好,在高温时能够形成穿堂风最好,尽量使用隔热效果好的材料作为鸡舍的顶棚,墙壁宽度应达30 cm,设计天窗,必要时通风。

  2.2 及时清除粪便

  在高温高湿季节,鸡粪发酵加快,发酵产生大量的热,每天鸡粪的发酵热可使鸡舍内的温度上升1.6 ℃,对于鸡粪的清除可有效降低舍温,控制热应激。

  2.3 人工喷凉水

  每天12时以后,可用喷雾器将自来水,可视舍内温度情况每隔2~4 h喷雾一次,一般可使舍内温度降低5~7 ℃,可以有效减缓热应激。

  2.4 加强通风

  在午后增加通风口,或加大换气扇的功率,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,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,及时带走鸡体产生热量,达到降温防暑的目的,如结合喷水式洒水效果更好。;风速保证2米/秒或3米/秒,另外在高温和干燥的区域通过雾滴非常细小的雾滴喷水降温,使用水帘等。

  2.5 调整营养

  温度升高,能量需求量会降低,但当温度过高时,摄入的能量就不足以维持生命,就不能提供生产了,需要消耗能量来散热。为减少机体因营养代谢而造成的散热,尽量添加油代替碳水化合物,通过合成氨基酸代替蛋白转化氨基酸。

  热应激会造成采食量的下降,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,同时高温时维生素还需要提高两倍(VC 300g/吨料、VA 800 IU/kg、VE 65to 250 IU/kg),但是能量摄入量需要通过计算,其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和采食量呈线性关系。例如采食量下降10%,矿物质和维生素也需要升高10%,但是能量则需要单独计算,大约能量只需要提高5.4%左右即可。

  2.6 调整饲喂时间

  为保证鸡群采食,气温较高时饲喂时间可改在早、晚气温低的时候进行,尽量做到早晨早喂,傍晚适当延长饲喂时间,保证采食足够的饲料。在育雏育成期如果遇到极端高温,可以采用午夜喂料模式,从下午3点算起开12h、关3h、开2h、关3h、开1h、关3h的采食模式。

  2.7 保证饮水充足

  鸡热应激时产热量的80%是通过蒸发作用而散发,研究表明,饮水量增加20%,每次呼吸散热能增加30%,因此,在炎热的夏季,应保证饮水器增加5%~10%,安放高度合适,分布均匀,水温以10 ℃为好。

  2.8 减少饲养密度

  可大小分群,淘汰病残弱鸡,减少机体散热,降低舍内温度,在容易发生热应激的季节,平养一般为3~5只/平米为宜,笼应比平时饲养密度减少20%,鸡群规模以150~200只/群为宜,群与群之间可用栅栏或网板隔开,保证鸡只适宜的生活空间。

  由于高温对鸡群的影响是不可逆的,一旦发生热应激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,本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。通过对本病的发生特点、临床表现的了解,针对其采食量、消化率、能量与蛋白质代谢、维生素利用、产蛋率和蛋重及蛋壳质量的影响,采取控制鸡舍采光、降低舍温、合理饲养、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与无机盐等措施,可以大大的降低热应激的发生,但是不要用球虫药中含有尼可巴嗪类的药物。应对热应激我们可以提前预防,保证鸡群的健康正常生产,从而提高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。

 

返回上级新闻